采购 :生鲜加工管理系统已经在这样发展了!

发表时间:2017/12/11 00:00:00  浏览次数:14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采购  :生鲜加工管理系统已经在这样发展了!

一、应用企业介绍

利群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大型商业集团(股票代码:601366),业务涉及百货零售连锁、物流配送、酒店连锁、药品物流和药店连锁、房地产开发、高新科技、电子商务、旅游、金融等多个领域。截止到目前,利群集团拥有分公司100余个,已开业万米以上的商厦近50座,大型物流园区3处, 星级酒店15家,连锁药店60余家,便利店300余家,总经营面积150余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过230亿元。
利群集团现已拥有青岛、胶州、文登三处大型物流园基地,完成了物流基地的山东半岛布局,拥有仓储面积近30万平米,自主运输车辆近260辆(其中冷链配送车辆30辆),配送能力已辐射整个山东省。利群物流是山东省乃至国内投入运营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第三方商业物流企业。
二、项目介绍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有特色的生鲜产品,保证生鲜商品的品质、卫生标准的一致性,2010年利群集团斥巨资建造农产品冷链及生鲜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物流中心具备生产、加工、验收、仓储、分拣、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设计符合HACCP要求,可满足50家左右万米以上门店及1000家便利店的生鲜配送需求。该中心借助青岛瑞通科技的生鲜加工配送物流管理系统,在全国首家实现了针对生鲜物流各环节的科学管理,包括采购、销售、库存、生产加工、包装、贴标、出库、分拣直至配送等;搭建了数据实时高效精确处理大集中平台,实现对加工车间的产能、绩效及产品的工艺、配方、原料、损耗、毛利等进行充分的量化与管理。
三、信息化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与解决措施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推进和深入
(一)遇到的主要困难
1、生鲜产品运输途中耗损大物流成本高。
(1)运输途中耗损大。生鲜产品属于变质食品,要想生鲜产品的质量要达到最佳就必须在运输过程中有专业的运输装备及物流技术,而利群集团在配送过程中是由供应商与超市本身来完成,在产品运输途中不能很好的控制生鲜产品的质量。
(2)物流成本高。首先是由于生鲜商品自身特点以及物流技术薄弱、冷链系统缺乏造成的生鲜商品物流损耗高。其次,中间环节多,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少良好衔接也是生鲜商品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最后,超市尤其是连锁经营超市的规模效应不明显,自建生鲜配送中心投入产出比小,在第三方物流缺乏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供应商自送的方式,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利群集团在运输方式的衔接上做的不好,且运输方式不是单一的,这就造成了配送物流成本很高了。
2、物流技术薄弱。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不仅要求尽可能缩短物流时间,同时还要求物流保鲜技术高,保证生鲜商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不发生品质下降。我国的物流技术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物流技术人才,这些都制约着利群集团生鲜物流配送的发展。
3、没有专业的生鲜加工物流配送中心。对于配送环节而言,配送中心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利群集团只在青岛胶州有配送中心,但也不是专门的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生鲜配送中心可以对蔬果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及对肉类进行排酸处理,可以提高毛利及销量。
4、没有专门的生鲜物流配送管理模式。利群集团的配送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的产品,但对于生鲜产品而言对于时效性的求很高,一般的配送方式都不能很好的保证在配送途中生鲜产品的质量,生鲜产品的易损耗也决定了物流配送的时间上线,如果没有专门的生鲜配送模式,物流时间无法保证,成本也无法控制。
(二)解决方案及解决措施
1、平台支持复杂的配送业态。瑞通科技物流供应链平台除支持对客户订单的分析、下达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库内作业指令外,还支持越库配送(TC)、流通存货(DC)、生产加工(PC)等复杂的配送形态。特别是平台支持多货主管理,全面支撑企业发展标准化的第三方物流(3PL);同时,平台支持多仓库运作、仓库间调拨、仓库内移动等。

2、瑞通科技物流供应链平台全面支持生鲜生产加工ERP。为解决生鲜加工过程中库存的转移、成本的转换,系统中提供了分解型配方(由一到多的分解类加工,如畜、禽等)及组合型配方(由多到一的组合类加工,如主食、熟食、面包、水饺等)加工任务。例如:在加工中选择好要加工的配方后,操作人员根据系统指示的地点、货品及数量取加工原料;实际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用掉的原料数量、实际生产的成品数量录入系统;系统根据以上信息自动计算该产品的进价、成品批价、成品的售价等,以提供参考。系统提供对阶段数据的汇总分析,将生鲜加工中的损耗管理得更趋于明晰,并为商品核算提供数据参考。


  工艺路线管理……
3、系统与自动化设备实现兼容对接。信息平台自动采集客户订单及价格信息,生成计量包装贴标指令,发送至包装机,下达包装计量贴标任务,在物流中心中完成了生鲜精包装类产品的生产,门店直接陈列销售。
应用无线网络、条形码、RF等数据采集技术,使得现场数据获取准确、及时,能适应物流大量化和高速化生产要求,提升了加工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了门店的工作量。
4、系统记录,透析损耗黑洞。生鲜品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在管理过程中,只能尽可能通过规范操作降低损耗率。但是,这部分依然是个黑洞,知道损耗多少,但是不知道在哪个环节损耗了多少。为了能够对采购、库存、加工过程中的损耗进行统计和分析,系统对损耗进行记录。比如,对入库的生鲜品记录数量后,加工过程记损耗,分拣货时损耗(如对新鲜青菜整捆进货,分捆包扎时产生的损耗)等。通过以上数据,就可以知道这一批生鲜品各个环节损耗量是多少,而且各批次的对比,也可以分析出本次采购的生鲜品的质量如何。
5、看板管理的支持--可视化的现场作业状态
示例:冷库上架工作量分析
6、运输调度管理。高效使用车辆,是配送中心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车辆管理包括合理规划行车路线、提高装车容积率、提高排车与调度效率、对车辆运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控制车辆运营成本、科学考核驾驶员及搬运绩效等。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使管理人员及配送中心详细掌握车辆运营各环节,并最终提高车辆运营效率。  
特别是,瑞通科技供应链平台可以对运输过程严格的控制。比如在冷链运输中,车门的每次打开都会传输到信息中心,由于生鲜对温度的要求很高,中间停车次数、开门次数,都会对产品造成影响,需要严格地对流程进行记录,以便追溯。系统实时读取并记录在途车箱内温度变化,客户可以将该数据作为优良履约度依据,实现车辆制冷设备故障的及时发现与调度。
7、容器及月台管理。系统管理生鲜配货过程中使用的容器,做到物流与客户进行有效衔接。
送货车辆进入园区进行登记,然后系统自动分析月台与车型的匹配度,包括月台繁忙程度、车型、月台尺寸、温度要求等,根据月台使用情况及系统信息,送货司机根据到指定月台送货或在指定月台排队,然后开始卸货,卸货完毕月台释放,送货车离开园区。
(三)信息化实施步骤
项目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4年8月,项目需求调研及立项,为期1个月。
(2)第二阶段:2014年9月-10月,需求细化及确认,业务流程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流程设计及确认,为期2个月。
(3)第三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3月,开发方进行系统程序编写与系统功能测试,为期5个月。
(4)第四阶段:2015年4月,用户测试、用户培训、系统试运行环境部署、基础数据导入,为期1个月。
(5)第五阶段:2015年5月-8月,系统试运行,为期3个月。
整个项目建设期限为12个月,按项目推进计划,分期建设,逐步到位。



版权所有:全国职业资格培训机构

24小时热线:洪老师-13269667858(同微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北大街14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8021616号-2 关于我们


2010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